曾几何时,iPhone背壳的金属工艺被圈内人津津乐道,虽然国产机型“拍马猛追”,也从未有人获得“企及”的名号。然而这样的事情被一台称为“刚刚好”的中端机型给超越了。
目前的市面上,从千元机到两三千元的国产旗舰,“摇滚重金属风”就越刮越盛。这种低市场准入门槛,既造就了国产机出货量和市场份额猛增的虚假繁荣时代,也带来了国产机设计普遍模仿化,各家新机频频撞车的一片乱相。
然而,从钢板到手机背壳,同是金属材质,中间处理的过程可能差着“崇山峻岭”,最后的结果对整体观感和触感也带来了“天壤之别”。所谓“玉不琢不成器”,金属外壳的加工可能更是如此。由于工艺的精度和投入将大大影响制作成本,按照“低价高配、偷工减料”的坊间传闻,在所谓的高“性价比”手机上希望发现好的工艺希望渺茫。
因此,消费者有了这样的感受,为什么无论国产旗舰怎么宣传,“手感都不及5千元的iPhone金属壳背板触感”。因此,当金属手感超越iPhone的三星Galaxy C系列出现时,国产旗舰们追赶差距再次被拉大!
三星刚刚发布的 C系列专为中国消费者需求打造,几乎在每一项消费者在意的细节上“狠下”功夫,不仅将价格直接降到了2000元-3000元的级别,直接杀入了国产机激烈争夺的阵营,更不吝于将三星业界领先的高端设计和制造工艺直接带入了中端市场——因为中国消费者非常在乎!
具体而言,C系列在加工精细度、材质采用度和产品功能性方面,相对于相同价位的国产旗舰手机拥有明显的优势,甚至在细节上抛离了iPhone 6S & 6s Plus。事实上这与国产商们努不努力无关,因为三星在设计、制造和产业链全方位实力的加持下,一旦对于工艺开始讲究极致,就会呈现出可怕的竞争力。
加工精度:“公共代工线”vs“专属工艺线”
由于只能依靠第三方代工厂进行加工,国产旗舰手机的工艺受制于代工厂工艺的制约,并且精度上的要求往往和成本挂钩,因此能使用到行业通用的1 um喷砂工艺已经是上限。这种加工的结果不仅是使得金属部分手感不够细腻,而且背壳还会采用塑料和金属拼接的三段式结构,造成色差明显。
相比而言,三星在这方面的最大优势就是拥有世界顶级的完整垂直产业链,可完成从原料到加工设备到工艺的完全自主研发创新。为了让Galaxy C成为精心之作,三星在C上“激进”地采用了行业最高标准的0.45um最细喷砂,这甚至是一向强于金属工艺的iPhone也不具备的精度,带来国产无法比拟的亲肤般细腻的触感。
材质耐久度:“拼凑式组装”vs“抗压式设计”
由于自己的设计研发实力匮乏,国产中低端手机多采用公模设计,也就是ODM方式,再套用自己的硬件组合;即使到了自身的中高端旗舰型号,由于售价和成本一再压缩,也直接导致在设计、材质、制造、测试等方面无法实现良好的平衡。小米5的机身宣传轻薄,但网上爆出多例材质容易弯曲的用户反馈,锤子和乐视的玻璃面板极易破碎,从某种程度上说正是国产外观重视而结构拼凑导致的问题。事实上,连iPhone6都曾出现过“弯曲门”事件,直到第二代iPhone6s才得以改进,也说明金属手机做到轻薄同时还能保持强韧的不易之处。
为了保证C的强度,三星这次在C的结构设计上也是“费尽心机”。其实,三星拥有完整的设计、加工和测试等完整的手机研发部门,每一款新机都经历过严格的诸多部门合作研发流程,之前的机型已经以抗压度高而著称,做到高强度结构并非难事。这一次,三星在Galaxy C上采用了中框和支架一体化加工工艺,再次提升抗压强度,这使得Galaxy C在保持超轻薄设计的同时,长期保持坚固强悍的状态,成为隐藏在漂亮外观下的重要优势。
功能保持度:“无奈阉割”vs“毫不妥协”
“像样”的外观有时候意味着设计和功能性上的妥协。为什么国产手机甚至是旗舰的信号屡出问题?为什么国产全金属旗舰大批“阉割”NFC功能?这同样是因为设计和制作工艺上的难题,无法保证自己旗舰在看起来还像样的外观时,内部缺乏对手机天线和信号进行完整调试的实力,也无法让NFC的灵敏度穿越金属壳,达到随心所欲使用的程度。
但是,三星Galaxy C却完全没有想到因为迁就漂亮的外观和金属工艺而要做出妥协。用纳米注塑工艺保证多频段的全网通3.0双卡双待(支持LTE+CDMA和LTE+WCDMA同时待机),信号强度不输三星过往的塑料旗舰;从硬件层面进行伪基站的识别并进行屏蔽;更厉害的是在机身已经极薄的金属壳内藏有全功能NFC芯片和天线,能够实现NFC版本的三星智付和支付宝“一指秒付”,足够让众多国产金属旗舰手机“羡艳”。
在过去三年,国产手机凭藉低价格手机大量冲击中低端市场。但市场份额的繁荣并不能掩盖这些手机在功能、设计和制造方面的缺陷,而这是国产厂商在产业链方面的先天劣势,并非一朝一夕之功。
这正是三星这样的全产业链巨头的传统优势所在。新发布的Galaxy C系列更像是是三星对华为、小米等国产厂商吹响的反击号角。或许这个让国产旗舰们在工艺上高攀不上,连iPhone也没能企及的“品质价格比”系列的上市,会让血拼2000-3000元市场的国产厂商真切的感到:这一次真的“压力山大”。
(新闻稿 2016-06-16)